
蘋果日報2009年9月2日
【本報訊】本港每月發生過千宗交通意外,涉及近萬宗人命傷亡,事故有可能是由司機患上眼疾,令視野缺損及收窄但不自知所引發,有眼科醫生警告,40歲以上、煙民及受遺傳因素影響等,均會增加患上眼疾,導致不能安全駕駛的風險;眼科視光師則建議市民每年最少要檢查一次視力,確保視野在正常範圍。 記者:袁慧妍
「理大護眼」的眼科視光師黃偉雄表示,良好視野是指每隻眼睛能獨立觀察到垂直約130度,以及水平約160度範圍的周邊景物;水平視野會影響駕駛者對左右兩邊發生的突發事情警覺性,英國、加拿大及日本等國家早已規定駕駛者雙眼水平視野需達120度,惟本港駕駛視力考試僅要求駕駛者在充足光線下,清楚讀出相距23米的車牌號碼,在續牌時更毋須視力測試。
視野收窄 中央缺損
黃偉雄指,英國有研究發現,若駕駛者視力出現缺損,發生交通意外的機率會高兩倍,但很多司機都忽略自己的視力問題,對自己或道路使用者也構成威脅,故建議駕駛者每年都應進行周邊動態視野檢查。
養和醫院眼科顧問醫生陳偉民指,患青光眼、白內障、視網膜脫落及黃斑點病變等,均會令視野收窄或出現中央視力缺損,40歲以上人士更是患上眼疾的高危族。他舉例嚴重青光眼患者的視野會由正常的160度水平視野,收窄至只餘下10度,患者會因經常撞到周邊硬物而令身體出現瘀傷,頭部又要左右轉動多次才能把收集到的影像合併歸納,生活大受影響,「但係好多人都唔察覺自己嘅視野,每日逐少逐少收窄緊。」
黃斑點病變現盲點
陳偉民指,黃斑點病變的患者中央視力會出現盲點,有長者甚至連別人的面孔也看不清楚,故患病的駕駛者未必能看到前方車牌,「食煙嘅人患黃斑點病變嘅機會比正常人高三倍,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遺傳等都係高危因素,佢哋要特別注意自己嘅視力情況。」
52歲旅遊巴司機謝先生有16年駕駛經驗,駕車多年他從沒驗眼,「睇嘢好正常,離遠都睇到。」他承認有時晚間駕駛,會覺得自己好似有散光,「啲燈唔係好清楚」,但暫時未計劃驗眼。